從 2019年7月1日開始,上海開始全面執行垃圾分類,上海是全國首個開始執行垃圾分類的城市,在商業樓,居民區,商場,地鐵站都開始了垃圾分類,根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的規定對沒有將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個人可處50至200元罰款。對單位未按照規定分類投放的行為,規定最高可處五萬元的罰款,對生活垃圾收運單位、處置單位不遵守相應規范的,分別規定最高可處10萬元、50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單位經營服務許可證。此外,《條例》還確立了失信懲戒制度,懲處力度明顯加大。
上海恒檢CE認證中心積極響應上海市政策要求,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垃圾分類學習培訓,共同探討如何區分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接下來上海恒檢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一起學習一下。
可回收物指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制品、廢金屬、廢織物等適宜回收、可循環利用的生活廢棄物。
有害垃圾指廢電池、廢燈管、廢藥品、廢油漆及其容器等對人體健康或者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廢棄物。
濕垃圾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等易腐的生物質生活廢棄物。
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濕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廢棄物。